
他并非以职业牌手自居,而是以一名对扑克怀有长久热爱与纯粹热情的竞技发烧友走入大众视野。
他最初接触国际竞技扑克,是在2012年。那时,他仍忙于生意往来,白天经营事业,夜晚则以线上 MTT 作为放松与思考的方式。
2016年,他正式走进线下赛场。
从那一年起,直至今日,他始终以线下赛事为主,并在各类锦标赛的牌桌中不断磨砺自我。与多数玩家不同,他从不涉足现金桌游戏,也未曾将这条路视作职业生涯的依附。
他就是本期犀利哥专访的嘉宾——杨鹏。
对他而言,扑克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一种坚持了十余年的热爱、一场与自我对话的旅程。他不是职业牌手,却拥有职业牌手般的专注与韧性。
他不为结果而来,而是因为热爱一直在场。

你第一次去越南打比赛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越南?

我第一次去越南参赛大概是在 2017 年年底。
之所以会选择越南,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位关系非常好的越南朋友,有他在当地,我会更安心,也敢于迈出走向海外牌桌的第一步。
那一次比赛并不是大型赛事,而是从当地俱乐部的锦标赛开始,算是我对越南线下赛场的初次体验。
那时的越南扑克氛围与现在相比,有哪些变化?
当时的越南扑克还处在萌芽阶段,整体氛围更偏向纯粹的竞技交流,每个人都是带着好奇与热爱坐到桌上。
而如今,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赛事体系的成熟,参与者数量显著增长,海外选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这几年中,越南牌手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亮眼成绩,先后拿下了传奇扑克冠军以及 WSOP 金手链等荣誉,使整个越南扑克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认可。可以说,越南从当年的小型地区性比赛,已经成长为如今亚洲扑克版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站。

你在越南比赛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如果说第一印象,我当时觉得越南的发牌员普遍都挺漂亮的,开个玩笑,哈。
但真正的印象其实是:当时的越南整体牌力水平相对偏低,可以说在亚洲范围内还处于一个技术洼地阶段。所以那时候中国玩家在策略理解、赛事经验和整体执行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越南本土玩家的风格,与中国和日本的玩家相比,有什么特点?
如果和中国玩家相比,越南玩家更喜欢跟注和粘池,特别是一些娱乐玩家,会倾向于用相对落后或小概率的听牌去和你拼到底,他们的风格里会有一种“敢拼、敢上”的成分。
日本玩家整体激进度和凶度会更高,打法更极端、更压迫性;
而越南玩家虽然敢拼,但整体激进行为和施压强度还没有日本玩家那么“疯凶”。

在越南赛事中,哪些时刻或人物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时刻,发生在USOP总决赛的超级豪客赛上。
当时有一位越南富豪玩家,一次性rebuy了10发子弹,这一举动让我大为震惊。那种敢拼敢玩的气势,至今仍历历在目。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则是曾在传奇扑克比赛中,与丁彪单挑并战胜他的越南牌手——道明夫。有幸在越南USOP总决赛主赛与他同台竞技,他的打法天马行空、极具战斗力,让人难以预料,也极具观赏性。

在越南打比赛,最需要注意的“环境差异”是什么?
从我的理解来看,在越南打比赛,最重要的是先观察和判断玩家的类型。近年来,越南扑克市场赛事井喷,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纷纷前来参赛,各种风格、各类打法层出不穷。要在牌桌上取得优势,就必须了解对手、判断类型,并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作为一个娱乐玩家,我不敢说能给出非常职业的建议。但如果谈到哪里有好吃好玩,那倒是我的强项。对我来说,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我享受比赛过程的一部分。
有没有哪一场越南的比赛,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 2024 年越南 USOP 海防总决赛!
那次比赛特别精彩,中国玩家表现非常亮眼——总奖杯的三分之一被中国选手收入囊中,每个决赛桌几乎都有一到两个中国选手的身影。
说白了,就是中国玩家赢麻了!
我自己也很幸运,在其中一场边赛中为国争光,拿到了一个小奖杯。能在这样激烈的国际赛事中有所收获,真的非常开心。

日本的比赛氛围很浓厚,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点?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的一些比赛居然有知名汉堡品牌赞助!有一场比赛甚至是冠名赞助,冠军可以获得一年免费吃汉堡的待遇,感觉特别棒!
我也希望未来中国的赛事能够有各种品牌的赞助,到时候我也能拿个冠军,免费吃一年汉堡(笑)!
中国选手和日本选手相比,你觉得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中国选手面对日本选手时,优势非常明显:经过 CPG 这种真功夫“一条命”赛制的锻炼,大部分出国参赛的中国选手都非常谨慎、技术扎实,尤其是在翻后技术方面,表现非常稳定。

从一开始的“探索者”,到如今的“老熟人”,
你觉得自己在越南赛场这些年的最大成长是什么?
坦白说,这个问题我自己好像从没认真想过。
多年下来,其实就是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参赛,从最初自建“越南开心团”,以吃喝玩乐为主的“团长”身份开始,到现在,我对越南赛场有了一种亲切感。同时,这些年在越南比赛,也锻炼了我的 bankroll 管理能力,让我能够长期稳定地参赛。
如果总结起来,最大的成长大概就是——对比赛和旅行的结合,有了一份深沉的热爱,也让我可以一直玩下去。

有没有哪段经历让你觉得越南是成就中国选手的重要舞台?
我可以从几个选手的经历来说:胡金龙、周乐东、郑天豪。
胡金龙在越南拿下了 APT 富国岛主赛冠军,周乐东拿到了 USOP 总决赛主赛亚军;郑天豪更是豪客赛的“收割机”,赢得无数豪客赛冠军。
看到他们在越南的出色表现,我就觉得,越南确实是成就中国选手的重要舞台。

在频繁参赛的过程中,你如何保持热爱,不被疲惫或功利感侵蚀?
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
扑克比赛大部分情况下,90%都是没有收获的,注定会以失败者出局。
所以关键在于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比赛。我自己的做法,是以一种娱乐旅游的心态去参加比赛:如果没拿到成绩,那就当作一次出国旅行,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同时顺便打一场比赛。
可能正是这种轻松、享受的心态,支撑我不断前行,也让我保持着对扑克的热爱。

我心目中的前五没有具体排名,不过可以说说我比较喜欢的国内外牌手:藏书奴、茅人及、TonyLin、周懿楠、麦当劳。
另外,我也比较看好一些年轻牌手,比如 周乐东,他的潜力很大。

一路以来的扑克生涯,谁对你影响最大?
对我影响最大的大概有三位贵人。由于身份特殊,我就用昵称来说:
第一个是校长,他改变了我对成为职业牌手的定位,让我明白自己可以做一个娱乐至上、极度热爱扑克的发烧友;
第二个是吕总,在我最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依然一如既往地相信我;
第三个是伊恩哥哥,他打开了我对整个世界扑克的认知,让我眼界大开。
回想一路走来的点滴,我总会想起大学好朋友的一句话: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这句话,也致敬每一个热爱扑克、坚持梦想的小伙伴。

